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财政部北京监管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建设廉洁型财政机关

  北京监管局监管一处党支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纪律规矩贯穿财政监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标尺,锤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以建设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廉洁型财政机关为目标,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廉洁建设“思想根基” 

  一是严格学纪明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学内容,系统学习全面从严治党和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导财政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意识。二是严格知纪守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严明纪律规范党员、干部履职用权,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用好“戒尺”才能让履职用权更加规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用严明的纪律管好党员干部队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是严格遵规守法。提高廉政免疫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通过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教育提醒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头脑,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增强遵规守法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推进财政监管党风廉政建设。 

  二、严格教育管理,系好廉洁履职“安全带” 

  一是聚焦重点业务关键岗位。为持续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聚焦审核审批、监督检查等重点岗位,组织开展廉政法规教育活动,在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础上,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以人为镜、常思常省,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纪律规矩,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坚决做到遵规守纪、坚守法纪红线。助推财政公权力廉洁高效运行,切实让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把好履职用权“方向盘”。二是聚焦年轻干部学习教育。鼓励年轻干部参加专题读书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加强专题理论学习,以交流研讨、实地研学、案例剖析、现场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研讨,加强警示教育,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三是聚焦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教育党员干部要慎独,在无人监督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失德失范之事。“八小时之外”是作风问题的高发时段,一杯酒、一顿饭、一场牌,可能成为违纪破法的起点。倘若在最初不加以警惕和抵御,小事小节便会如同藤蔓般蔓延,最终导致原则丧失、底线失守。要慎微,小事小节往往成为祸患的起点,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和正确处理每一个细节。对“八小时以外”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提醒诫勉,织密行为底线与纪律红线,增强“八小时以外”的纪律刚性,为党员干部划出“八小时以外”的警戒线。要慎友,交良友、去邪佞,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保持清醒头脑,乐交诤友、善交益友。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发生轻微违纪行为者,给予提醒谈话、批评教育或责令检查、诫勉,有效遏制其不良势态发展。 

  三、强化制度执行,织密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一是常敲廉洁警钟。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洁制度,守住拒腐防变底线,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时刻紧绷纪律之弦,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持节假日节前廉政提醒,营造清廉节日氛围,严明纪律要求,自觉守牢纪律底线,激励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涵养作风修养,强化自我约束。二是常学廉政法规。每个月召开一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或主题党日政治理论学习,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制度规定,安排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抓好“源头防腐”,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内容,突出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让党员干部明确岗位职责,认清岗位风险,时刻绷紧廉政风险意识这根弦,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三是常抓风险排查。织密筑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同财政监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按“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逐事项、逐岗位、逐环节进行分析自查,针对廉政风险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清单,全力做好防微杜渐,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提高履职能力,打造担当作为“财政铁军” 

  一是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能力。牢记“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属地对党中央、国务院政策落实情况作为调研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属地经济发展形势和财政运行状况。紧盯财税改革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财政监管工作职能,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分析研判宏观经济形势业务水平,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及时学习研究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法规政策,拓宽宏观视野,加强前瞻性思考和政策研究,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宏观分析研判,提前捕捉或有风险,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拓展工作思路,跳出财政看财政,提高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的业务能力。二是提高财政监管能力。增强以“政”领“财”的政治观念,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的战略部署,主动做好风险预警,扎实推进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监测和财政资金穿透式监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组织开展重大财税政策评估调研工作,为财政部党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提高“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在民生资金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工作中主动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官僚主义现象。压缩宣传文化单位增值税退税审批时限,推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财政服务的“温度”和“速度”。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03日